國產雜糧適地適種通霄再生稻田區首次轉作黑豆 – 焦點時報

國產雜糧適地適種通霄再生稻田區首次轉作黑豆

【記者陳笠洋/苗栗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苗栗縣政府首次輔導通霄鎮農會於二期作轉作黑豆,通霄地區除因大部分地區為非農田水利會灌區外,地理位置緊鄰臺灣海峽,水資源緊絀且東北季風旺盛,作物收穫量欠佳,故輔導農友於再生稻田區轉作旱作作物黑豆,不僅適地適種,亦可提昇國內雜糧自給率。農糧署北區分署表示,藉由示範田觀摩活動,希望帶動農友跟進轉作,以增加農友收益,今(7)日(星期五)上午9點50分假通霄鎮南和路二段340-12號舉辦「黑豆栽培管理暨示範觀摩會」,歡迎各地有興趣農友蒞臨觀摩。

黑豆結實照片。(記者陳笠洋翻攝)
黑豆結實照片。(記者陳笠洋翻攝)

契作生產黑豆 採契作價格收購

這次黑豆示範田由苗栗縣機耕協會理事長暨通霄雜糧產銷班班長賴錫煉帶頭示範,品種為臺南5號,生長期約需120天,與頭份市農會簽約契作生產並保證價格收購,產銷無虞,加上政府每公頃補貼6萬元轉契作獎勵,及由農糧署北區分署補助購置耕作所需曳引機、雜糧播種機及收穫機,導入機械化耕作管理,有助生產力提升。臺南5號黑豆為黑皮黃仁黑豆,蛋白質含量高,主要用於釀造高優質醬油,頭份市農會契收之黑豆與西螺瑞春醬油合作,研發不含焦糖及防腐劑健康取向醬油及醬油膏,另可製作黑豆漿、黑豆酥、蜜黑豆等加工產品。

黑豆示範田田間照片。(記者陳笠洋翻攝)
黑豆示範田田間照片。(記者陳笠洋翻攝)

鼓勵生產國產雜糧 減少食物里程及碳足跡

農糧署北區分署長蘇宗振強調,鼓勵國內「地產地消」自行生產、消費,不僅可減少食物里程及碳足跡,亦可降低水稻生產面積及節省水資源,且國產雜糧具在地生產、新鮮、品質佳的優勢,政府更投入大量資源輔導雜糧產業發展,導入機耕中心協助耕作,舒緩缺工問題,深具發展潛力。國人在選購雜糧或其加工產品時,可以行動優先採購國產品,不僅吃得健康,也可支持在地雜糧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