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長庚淋巴水腫中心揭牌儀式暨200例里程碑 – 焦點時報

高雄長庚淋巴水腫中心揭牌儀式暨200例里程碑

【記者蔡宗武/高雄報導】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在王植熙院長帶領下,積極整合各專科組成以淋巴水腫病人為中心醫療團隊,提供更完整之醫療服務,歷時4年,本院於2019.8月正式成立「淋巴水腫中心」,8.15邀請到支持和協助推動的李建德副院長、整形外科林燦勳主任和由楊家森醫師為主的淋巴水腫團隊共同為淋巴水腫中心揭牌和慶祝圓滿200例手術成功。

淋巴水腫團隊主要由整形外科楊家森醫師、郭寶仁醫師、麻醉科吳紹群醫師、放射診斷科林偉哲醫師、放射腫瘤科王友明醫師、婦產部歐育哲醫師、一般外科吳世重醫師、林怡君專科護理師,及蔡佩羽個案管理師等共同組成。並由整形外科楊家森醫師擔任醫療團隊主任,負責統整規劃淋巴水腫中心對內及對外事宜。並成立「淋巴水腫特別門診」,期望能為淋巴水腫病患提供更完整醫療服務。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淋巴水腫中心主任 楊家森【圖/翻攝畫面】

目前全世界罹患淋巴水腫病患介於1億4千萬至2億5千萬人,在已開放國家中,約有2成乳癌及4成婦癌病患將在接受治療後罹患淋巴水腫。就台灣而言,每年新增約4~5,000例淋巴水腫病患。迄今淋巴水腫⼀直是醫學上的難題。自4年前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引進微創的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ymphatico-Venous Anastomosis, LVA),已於上個月順利達成200例之里程碑。在該院接受超顯微手術之病患數居全台之冠。除台灣病患外,也幫助了包含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等10位國際醫療病患。超顯微手術應用領域以乳癌、婦癌術後罹患淋巴水腫病患為大宗。

除臨床服務外,整形外科楊家森醫師也已受邀至國外知名大學附設醫院演講(如瑞士蘇黎世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英國倫敦皇家Marsden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國際醫學會演講「國際超顯微外科醫學會(ICSM)、國際顯微外科醫學會(WSRM)」,及超顯微手術示範(瑞士蘇黎世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就學術研究方面,目前已發表7篇淋巴水腫論文,其中5篇(2篇原創,3篇letter)發表於整形外科最好的期刊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PRS, 影響因子3.941分)、另外2篇(1篇原創,1 letter)發表於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JSO, 影響因子3.114分)。目前仍持續撰寫論文中。並已受邀撰寫兩本英文淋巴水腫教科書之章節,預計於2020年出版。

案例分享1【圖/翻攝畫面】

案例分享(1):56歲吳小姐,10年前曾接受腹腔手術移除子宮,於術後約6至7年開始察覺因淋巴水腫所導致左下肢腫脹不適, 並在接受超顯微水術前半年已有皮膚壞死無法癒合的現象,更合併淋巴外溢及感染症狀,於2016年5月接受超顯微手術,術後2星期左下肢傷口已明顯癒合。現追蹤3年。

案例分享2【圖/翻攝畫面】

案例分享(2):居住於嘉義的55歲梁小姐,因罹患肝硬化等待肝臟移植中,5年前左小腿出現淋巴水腫,皮膚並不時流出淋巴液合併感染。除左小腿因淋巴外溢所造成的感染會 讓肝硬化病人處在高風險敗血症外,也因肝臟移植後需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因此淋巴外溢所造成的感染更需加以控制。在輾轉得知高雄長庚能執行微創的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已於今年2月接受手術,術後左下肢淋巴水腫恢復良好

案例分享3【圖/翻攝畫面】

案例分享(3):59歲王姓男子從事室內裝潢業,6年前罹患肺癌,因左鼠蹊部肺癌轉移造成左大腿骨病理性骨折,在接受全髖關節置換術及局部電療後,3年前左小腿出現淋巴水腫,左小腿皮膚不時流出淋巴液,全身飄散惡臭味道,需帶著水桶隨時備用,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攤水,必須覆蓋紗布吸取淋巴液。「我的小腿至少有300個小洞,連自己都不敢看」王姓病友說,淋巴水腫帶來的困擾比罹癌還痛苦,出門會讓人指指點點,睡覺身體要斜躺讓腳放在水桶上,否則床上會濕成一片,小腿像「生菇」(發霉)一樣,自己就只是過著等死的日子。目前左小腿在接受過超顯微手術後3年幾乎已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