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保育自治條例擇期再審
農業局長:全力溝通爭取通過
【特派員孫崇文/台中報導】
台中是瀕臨絕種的石虎重要棲息地之一,為保育石虎,台中市政府擬訂「台中市石虎保育自治條例」(草案),昨(12)日依程序送市議會法規委員會審查,審至晚上10點多,擔任召委的市議員黃馨慧裁定請農業局修正後擇期再審,農業局長王俊雄表示,市府經由減少環境用藥、防止路殺等措施,為石虎打造友善生活環境,將修正後全力溝通爭取通過,讓石虎保育法制化。
石虎是台灣現存唯一原生貓科動物,總數不到500隻,並持續減少中,而台中為石虎族群分布的重要生態廊道,為此,市府積極擬訂「台中市石虎保育自治條例」(草案),已於今年3月市政會議審查通過,並依程序提報市議會法規委員會審查。
不過昨天審查議員意見各有不同,市議員江肇國指出,此自治條例具象徵性意義,除了保護石虎外,在觀光、教育部分也有跨局處配合條文在其中,希望可以儘速上路;但他也建議各地管制強度應該不一樣,也應有棲地研究為依據,條文認同可以先推動,但是這些缺少部分,也應上路後再調整。
市議員黃馨慧、李中議員則認為自治條例中所謂友善環境、友善耕作應更具體,且應參考大陸保育熊貓、朱環鳥的方式,在自治條例中明確限定範圍,並在範圍內保障動物的棲息,最後法規委員會召集人黃馨慧裁決農業局修正後擇期再審。
對此,農業局長王俊雄表示,石虎是淺山生態系中的關鍵和指標性物種,豐富台灣的生態環境,但數量卻逐漸減少,雖然台中的石虎數量並非最多,但台中位處於石虎遷徙廊道上,是相當關鍵的地方,希望藉由明確的條例法案,讓各單位共同投入保育石虎的行列,短期先穩定石虎的數量,之後再進一步規劃一系列石虎保育計畫。
對於議員意見,王俊雄強調,為石虎打造友善生活環境,將修正後全力溝通爭取通過,讓石虎保育法制化。
農業局表示 石虎自治條例(草案)結合市府跨機關協力,目標達成增加石虎族群數量及生物多樣性。由農業局規劃石虎族群數量調查及研究,落實犬貓管理及疾病防治、宣導石虎保育觀念和推動友善耕作;警察局協助執行稽查、取締及保育石虎工作;環保局與教育局以連結石虎保育與環境關係,納入環境教育研習課程,以及融入學校教育課程或活動。
此外,文化局、經濟發展局與觀光旅遊局等機關,則共同推動石虎文化創意產業、觀光產業發展,以及鼓勵企業參與石虎保育活動;都市發展局於規劃國土及都市計畫,以及交通局、建設局與水利局在興辦道路、水利、交通等各項公共設施時,納入石虎友善環境及保育理念。
農業局指出,市府將依自治條例設置石虎保護計畫、石虎保育委員會、保育基金、定獎勵辦法,並賦予各機關編列預算執行石虎保育所需經費。
日前已邀集相關局處召開石虎保育行動方案會議,初步已規劃執行工作及期程。石虎保育委員會也已動起來,處理跨局處協調合作事項、監督及檢討審議石虎保育計畫,後續將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擔任委員,提供保育工作重要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