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交通局改善行人環境,新增136處行人專用及早開時相號誌! – 焦點時報

高市交通局改善行人環境,新增136處行人專用及早開時相號誌!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武報導】高雄市政府為了改善行人交通環境,持續推動行人環境改善工程。目前已完成約1萬公尺的行人步道,新增136處行人專用及早開時相號誌,設置37處庇護島及42路段機車退出人行道等措施。透過公私協力提高民眾關注,共同打造安全的行人環境。

交通局表示,市長陳其邁上任以來,已經完成約1萬公尺的行人環境改善工程,目前仍在持續進行中。今年預計再完成2500公尺的改善工程,並已成功改善了13所學校步道。市府同時積極向中央申請補助,營建署已核定高雄市43所學校打造安全通學環境。未來所有新墟、重劃區道路,都將把人行道視為基本設施,逐步提升人行環境。

交通局為確保行人的安全,在150個路口設置了放大型行人號誌,延長630個路口的行人通行秒數,預計再新增100處行人號誌。在無法設置實體行人道的地方,也會增設57處標線型行人道。在37處新墟道路或易發生事故路口增設庇護島,提供行人停留空間。

警察局也在行人量大的路口,如博愛二路與裕誠路路口、中山一路與五福二路,利用科技執法設備,對不停讓行人車輛進行舉發。

高雄市現已實施機車退出人行道措施,包括5個商圈、20所大專院校、14所教學醫院周邊;也同步進行了10條主要幹道和15所市立學校的行人環境改善工程,涵蓋了42條路段,總長度為3.5萬公尺,相關工程並持續進行中。

為減少人車潛在衝突,也新增136處行人專用及早開時相路口,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476處路口號誌實施人車分流。

交通局強調,市府致力於改善用路環境和建立用路人安全觀念,會積極透過跨領域公私部門合作和創新措施,提升整體用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