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接收疫情資訊 護己顧家不必驚慌 – 焦點時報

聰明接收疫情資訊 護己顧家不必驚慌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武報導】
臺灣從民國109年1月底確診第一例罹患新冠肺炎患者,由於迅速封閉邊界、施行各種防範措施,因而創造出傲人的防疫成績。然而從今年5月中起疫情肆虐、疫苗數不足、民眾對於接種疫苗可能出現副作用感到擔心,都讓台灣陷入恐慌。高醫精神醫學部研究團隊於是進行了全臺近兩千名、20歲以上民眾的網路調查,瞭解民眾從哪些管道接收到新冠肺炎相關資訊、資訊管道不同可能對心理健康、疫情風險評估和防護措施有何影響? 提供政府參考,並在國際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精神醫學部研究團隊發現,受訪民眾會從眾多管道包括網路、電視、報紙、家人、朋友、工作同事、同學、醫療人員、專業課程等處,獲得有關新冠肺炎的知識。雖然從多重管道接收新關資訊者,對於新冠肺炎有較高的警覺性,也較願意採取防護措施,但資訊管道不同,對於民眾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同的影響。

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如果新冠肺炎訊息的管道主要是來自醫療專業人員,則心理健康狀況較佳、對於疫情的擔心程度較低;而如果網路是主要獲得知識的管道,則心理健康狀況較為不佳,而且如果主要從網路、電視報紙、朋友處接收疫情資訊,對於疫情的擔心程度較高。而對於醫療專業人員來說,如果曾經接受過正式的新冠肺炎的成因和防護醫學課程,則良好應對新冠肺炎的信心程度較高。

此外,臨床上也發現,近來許多民眾對於疫苗施打充滿疑慮與不安,包括該不該
打?該打什麽廠牌的疫苗?會不會產生嚴重副作用?還有人擔心染疫,從國外自費篩檢到臺灣多達十數次,還好結果都呈陰性,但顯然對於這波疫情感到極度地緊張與焦慮。

依據研究的結果,研究團隊呼籲:如何讓醫療專業人員有更多機會傳遞正確的新冠肺炎病因和防護知識給社會大眾,是政府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政府可在邀請醫療專業人員錄製影片、在電視媒體播放時,設法在措辭和情境設定上更吸引民眾的目光,以增加成效。如果能由醫療專業人員錄製更生活化的情境影片,藉此來說明疫情中民眾應注意的事項,並在Line、臉書等民眾常用社交媒體中傳播,將能獲得更進一步的推廣成效。

此外,研究團隊也呼籲民眾:對於政府和專業醫療人員以外的管道所獲得的疫情資訊,需要多加審視,切勿無保留地全盤相信,否則可能徒增恐慌,危害心理健康,延誤進行適當防護行為和接種疫苗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