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魷釣船返抵前鎮漁港 韓國瑜市長與陳宗彥副指揮官視察防疫工作並關懷船員海上辛勞
【記者蔡宗武/高雄報導】
第一艘返國的魷釣漁船在今(29)天上午8時許終於抵達前鎮漁港,但和往年不同的是,首先迎接他們的是邊境防疫措施,該艘漁船緩緩停靠市府海洋局指定的檢疫碼頭後,在海巡署安檢人員指令下,船上人員魚貫上岸清點人數,市府衛生局緊接進行體溫量測及問診,現場檢疫作業井然有序。
韓國瑜市長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宗彥副指揮官,及漁業署張致盛署長特別來到前鎮漁港視察防疫工作,同時慰勞船員在海上打拼的辛勞,並致贈防疫關懷包。隨後現場聽取市府衛生局及海洋局針對接下來六、七月間遠洋漁船大量返港防疫措施簡報,韓市長當場指示防疫務求滴水不漏,讓市民安心、產業放心。
高雄市前鎮漁港是全國遠洋漁業重鎮,不論遠洋漁業產值或產量都是全國第一,遠洋魷釣漁船每年五月底陸續大批返國,同一期間有將近百艘遠洋漁船返回前鎮漁港卸魚、整補,到了6月上旬會達到最高峰,港內呈現擁擠的狀態。而今年遇到新冠肺炎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升邊境防疫標準,入境漁船必須1人1室檢疫14天,而且留船檢疫人數最多只能8人,造成每艘漁船在港作業速度減緩,若沒有配套措施,擁擠程度勢必更加嚴重,也可能因此錯失出海捕撈秋刀魚的黃金期。
今天進港的第1艘返台魷釣船業者表示,對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營運雖感無奈,為了加速自家漁船出海整備工作,該公司放棄船員留在原船檢疫的權利,將全船52位船員安排上岸檢疫14天,另行僱工上船卸魚及整補作業,不受須靠泊管制碼頭的限制,用正面態度配合政府防疫措施。
韓國瑜市長說,遠洋漁業是高雄市指標性產業,上下游關聯性產業也在本市開枝散葉,因此不容有防疫的破口,否則影響的恐怕不只是產業,甚至是許多從業人員的生計。雖然市府防疫超前部署,啟動防疫機制至今4個月維持本市0本土病例,但仍然不能大意,他已指示海洋局、衛生局、觀光局、警察局、民政局、交通局及環保局等市府防疫團隊,在兼顧防疫與產業需求下,協調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及內政部移民署等中央部會研擬各項配套措施,把影響業者的程度降到最低,加速漁船檢疫、卸魚、補給、換裝漁具及加油時效,在秋刀魚捕撈期來臨前出港前往西北太平洋漁場作業。他也呼籲之後陸續進港的遠洋漁船能共體時艱忍一時的不便,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市府防疫團隊也將盡最大的努力予以協助,攜手安然渡過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