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線工作假期體驗活動推廣 邁向全國永續旅遊第一步 – 焦點時報

172線工作假期體驗活動推廣 邁向全國永續旅遊第一步

【記者陳宥森/臺南報導】今(15)日特舉辦市道172線工作假期體驗活動「蝶蝶不休の農家生態教室」宣傳記者會,以172線為主軸串聯鄰近亮點,協助體驗農村生活與教育環境永續,推廣臺南旅遊從線到面的活動規劃,來延續及強化過去農村再生社區之推動成果。

活動邀請社區新農人番社蔬果聯盟林俊儀、王莨耿等人,以及稻荷咖工作坊吳長庚等區域亮點夥伴共同參與,並且擴大農村社區組織、農民團體、農村社區企業、NPO及NGO等一同參與,搭配生態實踐、地景藝術、友善人文、節水節能、綠色環保、食農教育及深度體驗等議題之增能培訓,希望透過國內外農村社區發展較為成熟案例之經驗分享與技術傳承,啟蒙臺灣農村對於未來區域產業及農村發展之想像,能夠擴展視野、在地深耕,並引領時代潮流。

臺南的紅龍果是臺灣第三大產地,水土保持局臺南分局一直以來協助產地環境改善與生態永續,活躍於臺南市東山區的番社蔬果聯盟,是由五個同樣是在地陽光大男孩所組成,亦是臺南新農人核心成員,主要以種植高品質火龍果為主,「番社蔬果聯盟」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因為相同理念,希望以友善耕作、草生栽培農法的方式,提供消費者無農業殘留,吃得健康、安心的農產品,一改傳統單打獨鬥的小農模式,共組番社蔬果聯盟,透過共同品牌行銷、運銷及獲利共享的模式,擴大臺南東山區紅龍果產業,將其發揚光大。

「蝶蝶不休の農家生態教室」體驗活動是由番社蔬果聯盟結合知名的「稻荷咖工作坊」將於8/31~9/1推出主打農事體驗以及生態導覽兩大主軸,並導入全球永續旅遊之理念,透過體驗的方式讓遊客理解在地農民正在戮力的農事,以及推廣生態保育之觀念。此外,番社蔬果聯盟的主要成員林俊儀,長期關注在地生態環境發展,尤以紫斑蝶研究為主,同時在東山地區著名的蝙蝠洞,也為他率領同好實地考察之地點,並已將這類的「農事體驗」與「生態導覽」活動,作為目前聯盟主要發展之項目,讓消費者可以買到好農產之餘,更能夠走進大自然,認識東山生態之美。

吳長庚老師說:白河蓮花產業推廣活動近幾年來缺乏觀光資源的串聯,遊客來到白河不僅無法體驗白河蓮花的產業文化特色,餐廳也較難品嚐到在地風味的蓮花餐。因此,在水土保持局臺南分局的協助下,稻荷咖工作坊與美雅家具觀光工廠合作,開發出吃當季食在地的白河蓮花套餐,以白河蓮花結合在地蔬果,如白河蓮藕、蓮子、蓮花、越光米、蘆筍、玉米筍、關子嶺香菇等,運用涼拌、清炒、蒸煮、慢火燉煮等料理方式,呈現食物的原汁原味,健康不油膩、清爽無負擔,是炎炎夏日首選。同時,這次的工作假期體驗活動中也規劃了採蓮藕體驗活動,不僅是食的品味,在農的教育的上,藉以食與農的教育結合從採收到食物料理共同操作,讓來自全台灣30多位的農村體驗遊客親身感受,並將採收後的蓮蓬作為荷染體驗的素材,充分發揮蓮產業的經濟價值。

水土保持局臺南分局表示:172線工作假期與當地的事業經營體番社蔬果聯盟、稻荷咖工作坊兩個富有農村旅遊經驗的團體合作,透過遊程的串連共同探討172線發展永續旅遊的可能,跨域合作是實踐農村永續發展最有效且快速的方法,從經營人才的專業培訓、產業優化提升、行銷宣傳等,希冀翻轉傳統的產業思維,以更開創的方法增加就業機會、就業環境與人均所得,創造青年回鄉的誘因,強化農村區域產業整合輔導與品牌行銷,打造可永續成長的模式,帶動地方創新與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