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下肢水腫 醫:按壓腫脹5秒後放開,持續凹陷尋求醫療諮詢 – 焦點時報

不明原因下肢水腫 醫:按壓腫脹5秒後放開,持續凹陷尋求醫療諮詢


▲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家醫科劉政傑醫師看診。(圖/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提供)

【焦點時報/記者羅蔚舟報導】78歲的劉奶奶,過去病史有高血壓、糖尿病。奶奶說她最近容易覺得疲倦而且膝蓋痛變得嚴重,所以這幾天都有在吃止痛藥,疼痛雖有緩解但雙腳下肢開始出現凹陷性水腫,奶奶很擔心是不是止痛藥吃太多會影響腎功能,因此,前來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家醫科門診接受檢查評估。

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家醫科劉政傑醫師表示,病史詢問過程中了解奶奶近日有運動後呼吸困難及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的症狀,理學檢查聽診發現雙下側肺葉有濕鑼音,進一步安排檢查後,醫師診斷是心臟衰竭引起的相關症狀,在與奶奶及其家屬說明檢查結果後並為其安排後續治療,奶奶的精神也慢慢的恢復,走路也不再喘了。

劉政傑醫師表示,當下肢出現水腫時,不少民眾直覺與腎臟有關,因此門診經常見到病人詢問:「我的腳到晚上都會水腫,是不是腎臟不好?」事實上,臨床造成水腫的成因有非常多種可能,常見下肢水腫原因,包括:慢性靜脈機能不全、深部靜脈栓塞、淋巴水腫、心臟衰竭、腎病症候群/腎衰竭、肝硬化/肝衰竭、藥物、黏液性水腫等,較常發生於甲狀腺功能低下者,但也可能發生於功能過高者。此種水腫不會因按壓而凹陷,常出現於脛骨前部。

劉政傑醫師表示,水腫的定義為因組織間質內體液堆積而導致的腫脹,多種臨床病症與水腫的發生有關,常見包括心臟衰竭、肝硬化、腎病症候群,以及靜脈系統回流異常,其次可能為營養不良、藥物和淋巴水腫等。

劉政傑醫師表示,若擔心自己有水腫,可以先試試按壓一下小腿脛骨周圍,正常人的皮膚具有一定彈性,用手指壓時會凹陷,當手放開就會恢復原貌;若有水腫問題,用手按壓腫脹部位5秒後放開,皮膚會持續出現凹陷情形,尤其水腫患者初期可能會出現晚上體重較白天重、排尿量減少、夜尿、穿不下鞋、早上起床眼皮浮腫等情形,若出現以上這些症狀,建議可以尋求醫療諮詢,才能適時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