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波寒流來襲 農試所提醒農民加強防寒措施 – 焦點時報

又一波寒流來襲 農試所提醒農民加強防寒措施

【特派員林惠貞/台中報導】

依據最新氣象預報資訊,明(16)日起將有一波寒流來襲,影響時間持續至19日(三)為止,各地氣溫將明顯降低,18及19兩日是最低溫出現時間,苗栗縣以北、宜蘭地區及中南部山區皆有出現10度以下低溫的機會。由於適值春耕時期,包括水稻插秧期及果樹開花期,為防範低溫可能造成的影響,農試所提醒農友採取防寒措施,以減少損失。

一、果樹部分:不耐寒作物可加強包裹樹幹、花序保護、果實套袋及表土覆蓋等防寒設施,冷氣團過境時,實施果園噴水;增施鉀、鈣肥,以增加作物耐寒力,尤其香蕉、草莓、木瓜、鳳梨更須留意;寒流過後可在葉面上噴灑低濃度氮肥等營養液,促進植株與果實恢復生長,減少損害,對已受害之果樹,應行修剪寒害枝條與葉片及疏花、疏果等措施。另外,嘉義以北,鳳梨產區生育階段於「紅喉期」及「花序抽出期」,若遭遇自然低溫容易遭受寒害,建議在低溫來臨前預先利用不織布做防寒處理,可有效防止低溫傷害產生。

二、水稻部分:中南部以北的稻秧育苗場,要注意秧苗遭受寒害,建議建置簡易擋風牆,及覆蓋塑膠布(白天需要掀開);以不織布覆蓋者進行灌水保溫。已經完成種植的農民,田間建議一定保持淹水狀態,若有充沛灌溉水,可以設定田間水高度進行流灌,避免幼苗遭受寒害。

三、瓜果類部分:整體而言,寒流來襲前,瓜果類作物栽培可利用溝畦灌水及畦面覆蓋雜草抑制蓆保持土溫。田區四周可利用黑色遮光網或雜草抑制蓆包覆阻擋冷風,水平網室除在四周圍加強包覆保溫之外,可於網室頂部多覆蓋一層紗網,加強阻隔低溫的效果。氣溫回喛後須儘速將田區四周及網室上方加蓋圍網移除,避免濕度過高反而引起病害。近期瓜類作物多在育苗或小苗期,應加強種苗防寒措施,避免受到冷風直接侵襲。目前正值小果番茄採收期,應注意冷風造成植株寒害,尤其日夜溫差變化劇烈,果實裂果風險提高,建議加強防寒措施,低溫期間要妥善調控溫室側面捲揚,可降低傷害,另可盡量維持土壤恆濕,減少裂果率!

四、葉菜部分:寒流來臨前,不宜播種不耐寒蔬菜種類或品種,待寒流後再播種。幼苗生育期間田間管理酌量增施鉀肥,以增耐寒力。菜園灌水以保持土溫或在凌晨噴水,以沖洗葉面結霜。利用地面覆蓋不織布,白天增加對熱的吸收,晚間減緩土壤溫度的釋放,可以提高2~4℃;也可利用現有天然的資材,直接覆蓋於葉菜類如腐解後的稻草,作物殘枝葉等覆蓋畦面,亦可達到相同保溫的目的。可採收的蔬菜,應提早採收,以避免受寒流的影響。

五、花卉部份:精密設施溫室請檢查加溫機及發電機燃料並試運轉;簡易塑膠布溫室請放下捲揚或塑膠布保溫。露地或網室栽培,建議搭設塑膠布等或直接覆蓋,以達保溫防寒效果。

六、菇類部分:傳統菇舍種植之香菇、洋菇和木耳影響較大,若在養菌階段,需要注意保溫,以免溫度驟降讓菌絲停滯生長,在出菇階段則須注意濕度管理,增加灑水強度。另外,可在早上10點至下午3點氣溫較高時,拉開黑網或門窗,加強通風。在溫度下降的傍晚至早上保持緊閉狀態,以免使菇舍溫度過低。

七、甘藷部分:

1.塊根用甘藷:對於去年11月以後種植的中南部秋裡作甘藷,因莖葉尚未完成生長,若遭受寒害,甘藷生育將受重大影響,建議田間應進行淹水,以提升甘藷植株防寒能力。若有災害發生,經評估尚有保留之必要時,宜酌量施用氮肥及鉀肥,以恢復生育。而8月中旬以後種植的中南部甘藷及北部春夏作甘藷栽培地區則皆已採收或種植時間超過3個月,應不致影響。

2.葉菜用甘藷:請儘可能覆蓋植株葉面或設擋風設施,可避免葉片受損,影響經濟採收部位。若受強風及寒害損害,建議受損田區割除葉部,並施用肥料,配合適當水分的灌溉或噴灑,新生嫩芽很快可重新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