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便秘 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 揮別不方「便」 – 焦點時報

兒童便秘 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 揮別不方「便」

【記者張達雄/雲林報導】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小兒科陳緯哲醫師表示,兒童便秘很常見,在小兒腸胃科門診裡,有約1/4是便秘的問題,而這其中又以3到6歲的小朋友特別常見。當小朋友2-3天或更久才解便1次,且便便又粗又乾又硬,或一顆顆像羊便便,就符合便秘的診斷。

像讀幼兒園的志豪就有長期便秘的問題,從由吃母奶換到吃副食品的幾個月大開始,常常2、3天才解1次便,到現在4歲了,症狀不僅沒改善,還越來越嚴重,就醫前幾個月幾乎1星期才解1次便,有時甚至需要灌腸才解得出來,並常常伴隨劇烈的腹部疼痛,讓他害怕上廁所。

從志豪的排便狀況與症狀表現,應該是功能性便秘,故透過改變不適當的生活飲食習慣,同時接受藥物治療,半年後志豪的便便問題終於有了明顯改善,也不再害怕上廁所了。陳緯哲醫師也表示,便秘的治療需要耐心,因為良好排便的習慣需要時間慢慢培養!

分析兒童便秘的成因,陳緯哲醫師指出,兒童的便秘大多是生活飲食習慣引起。嬰幼兒時期的便秘常發生在添加副食品後,由於水分攝取減少及纖維素攝取不足,使得排便變得困難。

到了學齡前時期,則是還沒有養成每日排便的習慣,且常會將排便序位放在玩樂之後,或是對排便沒有耐心,稍微有解便就交差了事,加上有的小朋友開始挑食,不喜歡食用蔬菜水果及喝水,使得纖維素與水分的攝取不足,導致排便更加困難,長期便秘導致肛裂者甚至會因疼痛而恐懼,造成惡性循環。在進入學校後,除了上述原因外,課業壓力也可能導致便秘的加重。

兒童便秘的常見症狀,包括:肚臍周圍位置的肚子絞痛、肛裂造成血便、滲便等。陳緯哲醫師強調,出現這些症狀,應即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