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啟生活家庭協會藉由音樂表演分享
~帶給家庭療癒與希望並讓藝術牽引起家庭生命的熱情與能量~
【記者何權璋/台中報導】
《藝啟生活家庭協會》於2019年7月7日成立,藝術可以啟承生活,讓家庭轉化為美好與良善。
《藝啟生活家庭協會》以各項「藝術活動與觀摩」服務特殊需求家庭。目前有34個家庭13種病類,包含了結節硬化症、遺傳性下肢截癱、高雪氏症、朱伯特氏症等四種罕見疾病,及自閉症、唐氏症、亞斯伯格症、第一型糖尿病、焦慮症、中風後遺症、癌友、飲食失調與思覺失調等患友參與。協會人才輩出以自助、互助與共享為目標﹗透過藝術滋養心靈,讓家庭在艱難、恐懼或焦慮時,能以藝術活動帶給家庭療癒與希望,並讓藝術牽引起家庭生命的熱情與能量。
「藝啟生活家庭協會」是由活躍五年的音樂班延續而來。由「音樂家庭」再擴大為現今的協會。音樂班每年都到醫院分享音樂,也曾參與老人院、博物館與台北市政府舉辦的活動,讓音樂療癒社會。
但在療癒他人之前,通常是自己先獲得療癒的。在這五年的過程中,我們原是計畫讓患者有共同學習音樂的機會﹔從學習中,練習與他人的關係互動與方法,進而共同完成樂曲﹔接著為了讓樂音能更和諧,我們開始邀請患者的手足加入,同時也讓手足可遇見更多與自己兄弟姊妹一樣患病的同伴,讓「手足」能理解家中共同生活者的「一般問題」。當音樂班進行到第三年時,音樂老師思考著如何讓患者能更有自信與自在的學習音樂,「如果透過角色交換,讓孩子教家長音符、節拍,是否能讓家長與孩子之間有重組的互動關係」。同時,家長們也思考著,如果大家一起學習音樂,在家就能有較完整的樂音組合,就在這默契地的連結下「音樂家庭」的意象油然而生。
而事情的發展總是有曲折與意外的。最初音樂家庭的成員皆由「結節硬化症」家庭組成,而這些患者好發癲癇的時間點類似﹔就在去年,當確定對外分享的時間後,多數個家庭開始請假,有住院的、在家休養的總總問題發生﹔而通常危機即是轉機。因此,在大家討論後,決定接受其他病類的加入。
除了讓人擔心的意外,當然也有讓人開心的「意外」﹔在第二年加入音樂班擔任助教的「手足」,意識到音樂對特殊需求者的療癒力量,第三年他即著手準備「音樂治療」的再深造。就在今年(2019年)一月七日,他飛往波士頓進入音樂學院,計畫用四年的時間研究,並將學習的成果帶回台灣,為特殊需求者繼續努力。而這背後的推手,即是音樂班的陳彥宏老師。
陳老師除了為音樂班譜曲、教學外,還得額外擔任家長的「傾訴對象」與孩子們的心理老師。陳老師是法學博士,雖然他非音樂「專業科系」出身,而陳老師的音樂素養、藝術涵養足以成為道道地地的「音樂人」。
就在這天時、地利之際,一路陪伴我們的台大謝豐舟教授「化為千風」。他引領我將音樂帶給更多需要的特殊需求家庭,也因此啟動了《藝啟生活家庭協會》的成立。一個協會的成立絕非一個人的力量所及,是在眾人的參與、學習、貢獻與堅定的愛,與大天使的關懷所結合而產生。
今年《藝啟生活家庭協會》於今(6)日前往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進行音樂分享。與中山附醫的緣分源於十年前與兒童部蔡政道醫師相識而起,蔡醫師視我們這些家長為手足,把患者視為自己的孩子,他不捨我們只為了各科的門診常跑醫院,為我們成立夏、冬令營,讓我們可以在一天看完該看的科別,即是「整合型門診」的原型。就這樣已過了十年了。如今,我們可以《藝啟生活家庭協會》更完整的組織,來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謝兒童部蔡政道醫師,也為求診的患者與家屬進行音樂分享,這一切可說是緣於關心與愛的分享,這亦是療癒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