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成立文資傳匠工坊  培育文化資產修復技術人才 – 焦點時報

首創成立文資傳匠工坊  培育文化資產修復技術人才

(記者黃秀卿/台中報導)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31)日在文化資產園區舉辦「文資傳匠工坊」揭牌典禮,由文化部蕭宗煌次長啟動「文資傳匠工坊」的揭牌儀式,藉由「傳統大木作」課程教學與「無我境界-李秉圭鑿花修復技術展」來隆重宣布「文資傳匠工坊」正式啟動營運。

文化部蕭宗煌次長表示,目前傳統匠司人才明顯偏低,因應國內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修復及再利用工作之推動,促進在地修復人才的養成及資格審查的需要,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整體評估後,於107年著手規劃在文化資產園區成立「文資傳匠工坊」,希冀成為傳統修復技術培訓及教育的基地。而「文資傳匠工坊」相關系列課程活動已從5月29日正式啟動。

文資局施國隆局長進一步表示,「文資傳匠工坊」的首創成立,對於我國文化資產修復專業人才的培育及教育推廣,不僅是一重要的里程碑,更是意義非凡。去(107)年7月30日,園區更名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後,便一直致力於將園區發展成為文化資產「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的重要場域,藉由建構「國家文化資產資料中心」,典藏文化資產資料、提供研究,並且有系統地規劃文化資產的相關展演活動,讓民眾對文化資產能有更多的瞭解及認識。但若要達到文化部鄭麗君部長所期許的從「文化資產保存1.0版」進化到「文化資產保存2.0版」,則必需更積極推動文化資產教育,全方位地建構文化資產教育藍圖,並逐一落實,因此將整個園區打造成文化資產教育的核心基地,文化資產人才培育的重鎮,則是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下一階段的重要使命。

另揭牌活動的首場展覽「無我境界-李秉圭鑿花修復技術展」,則是以「重要鑿花」保存技術保存者李秉圭大師的修復作品為主。李大師生於傳統木雕世家,為全國第二位獲得雙認證的人間國寶(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鑿花技術保存者及重要傳統工藝-傳統木雕保存者),在展館內共分為四大區(展覽簡介、鑿花技法內容、修復作品、培訓成果),藉由展覽動線與每個展區的介紹,呈現李秉圭大師數十年鑿花技法的「起、承、轉、合」。「起」為李秉圭大師與鑿花的相遇;「承」為介紹鑿花技法、木料介紹與模擬李秉圭大師工作環境,讓民眾透過互動的方式經嗅覺及觸覺,感受五種鑿花常用木料的差異;「轉」為李秉圭大師之修復文物,展品帶領民眾追溯至清朝與日治時期,藉此縮短民眾與修復古物之間的距離;「合」為修復之傳承技藝,隨著傳統工藝的式微,修復人才更是欠缺,期望透過人才培育計畫的實施,建構學員對傳統技術的認知。

希冀透過以上活動能讓大眾對臺灣傳統修復技術有更多的瞭解,文化部文資局期望透過「文資傳匠工坊」的課程,讓學員能認知傳統建築,學員有沁木手作謝錦慶。文化資產修復技術的內涵與意義,後續將於7月起在「文資傳匠工坊」辦理木作、土水作的培訓課程。培養文化資產修復的專業人才。此外,文化部也將與教育部跨部會合作,利用暑期在臺東開辦高中職教師文化資產修復木作技術深度研習,除提升高中職教師的專業職能外,更希望逐步成為種子教師,為文化資產修復人才的培育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