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科技法制前瞻論壇 迎向智慧創新的未來
【記者詹美子/台北報導】
為協助政府朝向「智慧國家」的政策目標邁進,並有效促進智慧應用科技發展,穩健兼顧倫理價值觀感,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指導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資策會科法所),於今(17)日在集思交通部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辦2018科技法制前瞻論壇,探求新規範思維與方式。
智慧科技的快速發展,雖然為我們帶來了無限的便利與效率,但是也逐漸產生許多社會、經濟、法律,甚至是倫理上的挑戰。因此,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一方面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一方面回應價值方面可能產生的衝擊,將是科技法領域的一大重點。今(17)日論壇中,資策會科法所張瑞星所長致詞時便指出,我國「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已將AI技術之應用列為研發重點項目,因此,智慧科技的快速發展所衍生諸多社會、經濟、法律,甚至是倫理上的挑戰,亟需各界廣泛思考因應。
資策會科法所法律研究員彭睿仁分享「國內外人工智慧倫理法制之現狀與走向」時指出,歐盟已計畫就機器人民事法律規則、機器人產品設計保險制度、以及AI道德準則等面向,進行法規革新與建議規範的討論,例如人工智慧電子人格、作為訴訟上主體之權責問題等,同時賦予演算法透明化與公開說明義務,也會於歐盟層級,針對機器人與人工智慧事務設立專責機構。
事實上,隨著資料分析與技術的大幅提升,科技因此展現了更驚人的潛力,結合人工智慧後,醫療與交通領域都逐漸有更前瞻的發展。本論壇接續探討「醫療服務的智慧化:機會與挑戰」,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研究員李思元表示,人工智慧將透過精準、效率、創新促進生醫產業全面進化,實際應用的面向包含電子醫療與健康紀錄分析、提升醫療照護效率與降低失誤、協助醫藥產品創新開發、群體健康管理與預防照護指引、以及擴充醫療智慧來協助疾病診斷治療。
人工智慧於交通運輸領域之應用,近期焦點則放在自駕車等無人載具。結合感測、定位及監控技術,輔以人工智慧的決策與控制技術,車輛運行模式的改變不但衍生出新的服務與營運模式,也勾勒出下個世代智慧運輸系統的樣貌。藉此論壇特別分享由台灣領先國際推動的「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草案」,其包含陸、海、空三種應用模式,同時討論在監理沙盒的友善創新法制環境下,讓技術研發能結合社經需求後的規範可能性。
資策會科法所透過本論壇集合產、官、學、研界專家學者進行交流,期能藉由多元溝通及跨界互動,集思廣益如何穩健平衡智慧科技倫理與技術應用需求、有效地促進智慧科技發展,打造有利在地深化的法制環境,兼顧產業與社會層面,以協助我國迎向智慧創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