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大雨將至 農業試驗所提醒農民預防災害發生 – 焦點時報

豪大雨將至 農業試驗所提醒農民預防災害發生

【特派員孫崇文/台中報導】

依據中央氣象局預報,6月13至18日因梅雨鋒面及西南風增強,全台要嚴防局部性大雨,尤其是高屏地區。這波雨勢雖可緩解中南部缺水現象,但瞬間大雨易造成水勢宣洩不及,反容易成災。農業試驗所提醒農民清除田間溝渠的樹枝落葉,確保排水順暢,並加強豪雨防範措施。同時適值多種果樹採收期,建請農民提前採收以減少災損;中北部水稻正值收割期,請農民注意豪雨造成倒伏問題。

一、果樹部分:加強網室,塑膠布等物件的固定,減少因豪雨造成設施損害。正值開花期或果實發育期之水果應加強果園排水,植株、枝幹架設支柱等措施,以防止落果或枝條斷裂傷害。已屆採收期之水果必要時應儘速採收,妥善貯藏或販售,以減少果實水傷損失。坡地果園需加強水土保持,可用塑膠布,抑草蓆或稻草等資材覆蓋,避免雨水沖刷土壤所造成的根系裸露,減少植株倒伏,平地果園應清除排水溝淤積防止積水。豪雨過後應加強病蟲害防治,清除落果,枝條,落葉等田間感染源,減少病原傳播。雨後可進行少量低濃度的速效性氮肥或微量元素的葉面施肥,以補充樹體所需營養,促進樹勢恢復。

二、水稻部分:雲嘉南及台中、彰化的中晚熟品種水稻,稻穀已經進入成熟後期,若穀粒成熟度已經達八分熟以上,穀粒水分含量低於30度,儘快收穫;穀粒水分含量高於30度,請勿搶收,避免烘乾時間過長與青米粒過多的現象發生。若不幸發生倒伏或傾斜現象,可以利用晴天空檔,儘速收穫,避免穀粒發生穗上發芽。收穫後稻穀因水分含量高,應快速進行初步乾燥,避免稻穀堆積發生黃變劣化。苗栗以北地區,中晚熟水稻品種之稻穀已經進入穀粒充實時期,瞬間大雨易造成葉片受損,應該注意白葉枯病或穗稻熱病發生,並即時進行防治。低地或排水不良地區發生植株淹水沒頂,天晴後除立即進行排水,並進行白葉枯病、稻熱病及紋枯病防治,同時補充微量磷鉀肥。

三、葉菜甘藷部分:主要種植地區為雲林縣西螺鎮及嘉義縣新港鄉等鄉鎮,請儘可能覆蓋植株葉面,可避免葉片受損,影響經濟採收部位,而田區浸水時,請儘速開溝排水,以避免植株根部受損。對於葉片浸水後之補救措施,建議受損田區先割除葉部,並施用肥料,葉菜用甘藷建議用量為氮(N)-磷(P2O5)-鉀(K2O)=200-60-120公斤/公頃,及配合適當水分的灌溉或噴灑,可使新生嫩芽重新生長。

四、蔬菜與瓜果類部分:蔬菜與瓜果忌淹水,應儘速整理田區周圍排灌水設施,避免豪雨帶來大量雨水阻塞淤積於田間,亦當加強疏濬排水溝以利田區排水,必要時採用抽水機協助。已達商品價值之蔬果產品,應儘速採收,以減少損失。雨季期間採收之蔬果產品,建議貯放於通風良好或具冷藏功能之設備中,可降低腐爛耗損率。若尚未採收之蔬菜,可於田區覆蓋資材(如紗網),避免雨水直接衝擊葉片,但須注意覆蓋資材固定方式。另外,瓜果類栽培棚架應加強固定措施,避免因豪雨或強風侵襲而傾倒。設施栽培蔬果,應注意捲揚式塑膠布覆蓋情形,不得使雨水進入設施內,以免病害傳播,設施內可預備抽水設備,杜絕水分灌入設施內。梅雨期間,以真菌性病害(疫病)危害最嚴重,病原可藉水傳播,大多數作物皆會感染;白菜、青梗白菜、油菜易發生軟腐病與炭疽病;水平網室栽培莧菜與空心菜高濕下易發生白銹病;甘藍雨後出大太陽,易因缺鈣造成頂燒症,建議補充含鈣肥料;果菜類連續陰雨天日照不足,影響雌花生成,且蜜蜂活動減少,應維持良好植株狀態,適時可以人工授粉輔助著果;露天辣椒雨後易發生炭疽病,建議採收綠熟果。連續大雨後,作物根系尚未完全恢復,會有暫時萎凋,若無法恢復,可能有病害問題,建議清園控制蔓延,以利復耕恢復生產力。因此,露天或設施栽培均應同步投入病蟲害預防性管理,依植物保護手冊防治,注意安全採收期,以確保農產品安全,並適度補充植物營養管理,可促進作物恢復生長。

五、花卉部分:蘭花精密設施溫室,水牆暫時關閉,維持風扇或循環風扇運轉,避免室內濕度過高;室內排水管加裝逆止閥或暫時阻擋關閉,同時注意設施週邊排水順暢,準備擋水門或沙包,預防雨水倒灌;預防強風,外遮陰網暫時收網;預防雷擊斷電,請檢查備載發電機燃料存量,並試運轉。簡易塑膠布溫室請注意四周排水及塑膠布破損修補。露地或網室栽培,種苗苗圃應加強畦溝排水或以塑膠布直接覆蓋。大雨過後,加強預防性殺菌藥劑之噴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