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孫子撞出乳癌 光子刀搭中醫治療 – 焦點時報

被孫子撞出乳癌 光子刀搭中醫治療

【焦點時報/記者林明佑報導】56歲陸女士和孫子玩耍時被撞到右胸,摸到腫塊,還以為撞傷了,2週還沒好,檢查後竟是初期乳癌,手術後經光子刀放射治療,出現右胸及後右背緊繃的副作用,再以中藥及針灸調理。她直呼孫子一撞,讓乳癌現形,再經多科治療,回復健康。衛福部彰化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張博竣表示,中醫配合光子刀治療,讓癌症治療更全面。

陸女士主訴,她被孫子手肘撞到右胸,順手一摸發現有一腫塊,還以為被撞到而腫脹,沒料到一直未好,覺得不單純,於是就醫檢查,竟是乳癌,隨即安排手術。她原本很氣孫子撞傷她,後來覺得真幸運,因孫子一撞,讓她得以發現乳癌腫瘤。

同時也是中醫師的放射腫瘤專科醫師張博竣表示,陸女士右胸腫瘤約2公分,先在乳房外科進行乳房保留手術,切除腫瘤,再針對病灶進行放射治療,以降低復發的機率,經過評估採取光子刀治療,以特殊的短療程計畫,將放射治療次數從一般放射治療的30次降低到20次,每次20分鐘,在1個月內即完成,將患者的疲倦無力感及皮膚發炎等副作用降到最低。

張博竣說,院方以1.8億元購入光子刀設備,利用高精準度直線加速器對病灶精確定位,針對體積小的腫瘤進行同療效但更少次數的高劑量放射治療,相較於傳統的放射線治療,療程縮短很多,因此副作用通常會小很多。

張博竣指出,陸女士經光子刀治療後,疲累感少,皮膚只有輕微發紅,但還是出現右胸及右後背肌肉疼痛及僵硬緊繃的情況,轉中醫做後續的肌肉放鬆針灸治療。

進行治療的中醫師黃鋒榮表示,對於右胸部分,要特別避免氣胸的發生,所以針灸部位集中在右後背及肩胛骨,包括天宗、肩井、膏肓等穴道,同時帶動胸部肌肉放鬆,同時對肌痛點進行局部拔罐,1週後幾乎不再有緊繃感。

乳癌在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高居第一,每年有上萬名女性被診斷出乳癌。2位醫師都說,乳癌雖然發生率高,但只要早期發現,乳癌預後大多非常良好,甚至可透過光子刀的先進技術及中醫針灸的配合,降低復發機率及大幅減輕副作用,讓患者的生活品質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