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三合一聯合演練 空氣汙染、海洋汙染、毒化物災害防救 – 焦點時報

彰化縣三合一聯合演練 空氣汙染、海洋汙染、毒化物災害防救

【焦點時報/記者林明佑報導】彰化縣政府27日下午在長春人造樹脂廠彰濱廠及塭仔漁港舉辦複合災害防救聯合演練,防範災害可能引發的空氣汙染、海洋汙染及毒化物災害,副縣長林田富代表王惠美縣長出席,演練以地震引發的多重災害為主題,首度整合環保局等17單位104人參與,出動空品監測車、多功能偵檢機器人等裝備,藉由演練提升複合災害事故應變效能達到減災目的。

林田富表示,彰化縣是中小企業的原鄉,工廠林立,包括各大產業園區及二林中科園區運作的化學品種類眾多,一旦遇到天然災害如地震時,可能會有複合式災害的發生,對民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危害,因此平時防災的準備及演練,就非常重要。

林田富指出,演練目的,在強化複合災害搶救技能及建立緊急應變機制,藉由演練將通報、緊急應變處置措施及善後程序,深植為直覺反應,提升複合災害事故應變效能,並提升自衛消防編組及運用各單位災害防救能量,強化災防機關與各聯防組織支援功能,並整合政府機關及民間企業災害防救能量,於災害發生能迅速動員實施搶救、調度、緊急疏散,降低災害所造成的人命傷亡及財物損失,共同強化防災觀念,落實彰化縣防災整備。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事故應變諮詢中心主任洪肇嘉表示,當災害來臨時,量能是否足以應對災害就很重要,特別是當大型災害發生後,需要各相關單位通力合作共同來面對災害,透過聯合災防演練,讓大家在平時就做好萬全準備,當災害發生時,就能快速進入狀況,全力來應付災害,降低災害的損失,且保護好人民的安全。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危害控制組長倪炳雄表示,毒災、空汙、海汙災害防救聯合演習所強調的是企業自主防災的提升,以及防禦型的救災,這部分也是未來所推動的重點,同時也要結合科技救災方式,如這次演練的偵防機器人、消防機器人以及空拍等科技部分,海汙部分也有遙控的救生圈,未來出去救災是大家共同努力,在災害發生時能達到人員安全的維護。

環保局表示,此次演習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為地震疏散及自救演練,化學物質洩漏聯合演練;第二階段為化學物質灌裝區域槽車受損事件應變演練。演練假設中,彰化斷層帶發生規模7大地震,長春人造樹脂廠內的辦公大樓受損,廠方即時廣播進行員工疏散。

環保局指出,彰化縣複合災害防救聯合演練,整合環保單位、警消單位、海巡單位、工業區服務中心及地區運作屬性聯防組織之救災資源,於災害發生時迅速動員實施應變、洩露圍堵,強化複合型災害搶救技能及建立緊急應變機制,提升複合災害事故應變效能達到減災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