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食品業創新發展技術升級 食品所展示研發成果並力推產研合作計畫


▲圖左起:食品所資深研究員董志宏、資深研究員陳彥霖、研究員黃學聰、副研究員郭怡孜、副研究員高韶蔭、副研究員翁麗華。

【焦點時報/記者羅蔚舟報導】因應食品產業發展趨勢,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以下簡稱食品所)近年著重於開發植物基產品、銀髮族產品及其相關技術,同時,並發展高效節能的乾燥技術、AI感測應用技術、智能化品評技術、油脂安定性技術等亦是研究重點。食品所今(3/29)日舉行「111年研發成果展示及產研合作計畫說明會」,展示110年度執行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計畫、農委會科技計畫的研發成果,同時說明111年度產研合作項目,吸引各界踴躍參加並尋求技轉及合作機會。


▲食品所資深研究員董志宏介紹運用植物基素材開發具良好口感之生絞肉、獅子頭、珍珠丸產品。

食品所表示,該所今年的研發成果呈現,包含:運用植物基素材開發具良好口感之生絞肉、獅子頭、珍珠丸產品;可搭配咖啡或茶之胚芽豆奶;銀髮友善適合以牙齦咀嚼或容易咀嚼之豬里肌肉、雞胸肉產品;符合全物利用或潔淨標示之膨發豬皮產品及米胚芽分離物產品;休閒點心食品硬脆及清脆性評估技術;可大量處理蔬果渣之新穎乾燥技術及乾燥蔬果產品品質影像分析技術等,均有助於產業創新發展。

食品所表示,植物性飲品在全球形成風潮,但是植物性蛋白粉體在溶解過程中有容易起泡及結塊的問題,該所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跨領域整合食品製程、機械設計、感測監控、數據串流等技術,已建立植物性粉體混合平台,可線上監測、優化調控植物性飲品製程,並提供客製化研發服務;另外,針對現調飲品導入自動化及智慧化製程,研發整合茶湯或果汁風味液之卡匣式自動調製雛型機,符合食品機械衛生設計,串聯食品業、食品機械業及應用端產業,將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擴大現調飲品市場。

食品所生資中心積極開發本土微生物資源的加值應用技術,針對烘焙及釀造產業的需求,建立烘焙酵母菌蛋白質指紋質譜資料庫,及臺灣酵母菌/乳酸庫,開發無乳化劑的臺灣水果烘焙酵母、抗凍酵母、魯邦液菌組等烘焙用微生物,以及果香型酵母、玫瑰與丁香風味酵母、GABA機能微生物等釀造用菌株,已應用於烘焙產品、花草與水果風味啤酒、機能精釀啤酒等。針對近年熱門的微生物體研究所需,食品所建立厭氧腸道菌培養及微生物相定向食品開發等技術;至於針對農業生技領域,食品所開發機能胜肽及菇類麥角硫因製備技術,並提供技術服務,協助產業創新轉型。

食品所說明會除了今日在該所新竹場次外,訂於3月31日下午將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舉行「111年研發成果展示及產研合作計畫說明會」。食品所計畫主持人於這兩場次說明會中,針對食品製程與設備、微生物加值應用等技術重點領域,專題分享其可移轉技術及產業趨勢。相關技術資料請參閱食品所網站最新消息之公告:https://www.firdi.org.tw/ 連絡人:簡相堂主任(03-5223191轉616) 羅瑞娟技師(03-5223191轉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