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簾 傳統菇舍也能簡易升級成環控栽培場! – 焦點時報

利用水簾 傳統菇舍也能簡易升級成環控栽培場!

【特派員孫崇文/台中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以下簡稱農試所)成功研發水簾溫室栽培菇類技術,輔導菇類業者試行栽種成功,證實對多種菇類之產量及品質皆具有顯著提升的效果,預計未來擴大推廣後,對於臺灣菇類產業發展有莫大助益。

農試所指導新社區青農劉啟葦所設置之水簾降溫設備在夏季培養香菇太空包之狀況。(特派員孫崇文翻攝)
農試所指導新社區青農劉啟葦所設置之水簾降溫設備在夏季培養香菇太空包之狀況。(特派員孫崇文翻攝)

水簾降溫設備改善傳統菇舍的高溫環境

臺灣新鮮菇類年產量逾14萬公噸,產值超過130億元,佔整體蔬菜產值之16%以上,為國內重要農產業之一,其中香菇產業年產值超過50億元,尤其臺中市新社區之產量更佔全國總產量的6成,為臺灣香菇重要產區。但近年來香菇產業遭遇許多困境,包含菌種弱化、木屑短缺及氣候暖化導致產量與品質下降等問題,使得香菇產業面臨極大挑戰。面對日趨嚴重之氣候暖化問題,農試所運用水簾降溫設備來改善傳統菇寮之高溫環境。透過水簾降溫冷熱交換原理,運用風扇抽風產生之負壓力,使外界空氣通過水牆進入菇舍內部,當外界高溫低溼之空氣通過水牆時,藉由水氣吸收之蒸發潛熱,使進入之空氣呈現低溫高溼狀態,而創造適合菇類生長之環境,藉由本項技術可以實質改善傳統菇寮栽培菇類之缺點。

應用此設備栽培木耳之情形。(特派員孫崇文翻攝)
應用此設備栽培木耳之情形。(特派員孫崇文翻攝)

傳統菇寮變身簡易環控菇舍降低成本有一套

農試所表示,現行傳統菇舍栽培之設施係利用簡單黑網遮陰,雖有自動灑水設備加濕,但整體設施內之環境仍受外界氣候所影響,在暖冬時,傳統菇舍內溫度仍有高於28℃之情形發生。據農試所調查位於霧峰的水簾溫室,在12月至4月間菇舍內部平均溫度維持在16至24℃間,夏季溫度亦可控制在28℃以下,且環境相對濕度可維持在85~90%之間,以此溫室所栽培的香菇平均產量約為300~350公克/包,較目前一般香菇平均產能173公克/包有顯著之提升;此外,種植木耳之平均產量為285~363公克/包,雪耳之平均產量為260.7公克/包,顯示此技術皆可讓菇類產量提升10~15%以上。

為示範推廣此技術之效益,農試所與農委會第四屆百大青農劉啟葦合作,將舊有之菇舍加裝水簾降溫設備,初期先以木耳進行測試,發現可增加木耳產能,隨即於今年5月份起嘗試以此模式立體化栽培香菇,發現不僅香菇產量有顯著提升,且菇體品質隨之提升,由於劉啟葦同時身為新社區青農聯誼會會長,秉持著好的技術要與大家分享之理念,因此提供場地讓農試所進行推廣與說明,並期待此項技術成為改善因氣候暖化導致香菇產量與品質下跌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