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超越-雲林縣長就職周年記者會 – 焦點時報

突破.超越-雲林縣長就職周年記者會

行動政府改變雲林 遠見擘劃雲林創生    

【記者張達雄/雲林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就職滿周年,日前向縣民報告雲林正在轉變,並邀請縣議會、縣政顧問、各公所、士農工商、藝文代表分享1年來團隊努力成果。張麗善就任以來,縣府團隊以「雲林上場」為主軸,替雲林量身規劃多項政策,包含雲林良品品牌推動、地方創生、細數積極防杜非洲豬瘟,率先禁用廚餘養豬。簡政便民、打造智慧城市,濁水溪沿岸揚塵防治,改善空氣品質,發展建設拚經濟,以及營造安心生容易養、從老到幼全面提升社會福利等方面,暢談雲林轉變軌跡,更向鄉親報告縣府團隊規劃未來五年雲林縣願景工程藍圖,達到「為年輕人找頭路、為老年人找依靠、為企業找機會、為弱勢找尊嚴、為雲林找出路」五大目標,秉持突破與超越的態度及精神,要讓雲林更美好、縣民更幸福!

日前雲林縣政府於文化觀光處廣場舉行就職周年活動,張麗善與副縣長謝淑亞率一級主管向縣民表達感謝,張麗善同時向各局處同仁致意,感謝團隊1年來的辛勞,並強調每一個雲林人都是縣府團隊服務的對象、每一分雲林土地都是縣府團隊打拚的範圍,未來仍將帶領縣府團隊,解決雲林面對的許多挑戰,期勉團隊共同攜手,創造雲林幸福家園。

張麗善表示,去年此時上任之際,隨即全面進行了解、盤點雲林縣各項資源與困境,逐步規劃研擬各項縣政推動方針。這一年來,縣府團隊突破以往有:防治非洲豬瘟疫情,率全國之先禁止廚餘養豬。爭取環保署技術小組進駐三盛林務所,處置六輕毒化災更即時。農民職災保險縣府全額補助,建立「雲林良品」品牌,積極媒合外銷通路。1999雲林通專線,服務全面整合以及雲林上場Online通報系統4小時內回應。修訂拆遷補償標準,調升補償費,加惠拆遷戶。執行高鐵雲林站區聯外道路系統改善計畫。草嶺風華再現,縣道149乙恢復甲類大客車通行;縣道149甲線動土修復,為古坑發展注入新能量。全國第一個開辦「失能老人親屬照顧津貼」,每人每月補助新台幣3,000元整,推行愛老眼鏡,學童營養午餐費提升至全國平均金額以上。推行家戶免費加裝住警器,完成近5萬戶安裝作業。

張麗善說,雲林是農業大縣,面積達13萬公頃,其中農地面積佔8萬公頃,3把青菜,1把來自雲林。全台灣民眾吃的豬肉,4隻豬,就有1隻來自雲林,二隻腳水禽類,雞鴨鵝,也佔著全國1/4比重。這幾年農業產值達到800億,全國尚多。但是,雲林縣家戶每戶每年可支配所得僅73萬,遠低於全國平均值100萬,這是我們面對的第一個挑戰。

張麗善再說,雲林目前人口數68萬6千人,其中長輩(老人)人口數12萬4千人,佔總人口數18%。若以每年3千人口數減少的速度,10年減3萬,20年減6萬,30年減10萬人。少子化、高齡化及人口外流嚴重,不僅衝擊在地人力資源,更影響整體經濟文化發展,這是我們面對第二個挑戰。

雲林縣願景工程總藍圖 解決困境,迎向未來如何創生雲林、提升產業發展,留住人才,讓人口止跌回升,是雲林願景工程規劃重點,雲林縣雖然總人口數下降,但是有3個鄉鎮市人口正成長:斗六、虎尾、麥寮,麥寮更是雲林縣最年輕化的鄉鎮,甚至排名全國年輕化鄉鎮的前五名,其中關鍵就在產業升級和企業投資。為此,縣府積極擘劃未來五年雲林縣的願景工程之總藍圖。

在產業升級方面,古坑產業加值園區68公頃(可創造4千個就業機會)、斗南小東工業區市地重劃46公頃,施工中。斗南交流道特定區400公頃,先期規劃中。中科虎尾園區二期擴編76公頃,爭取中。褒忠農業機械科技園區402公頃,工業局進行報編程序中。台西產業園區1,163公頃,開發商徵選中。區域型冷鏈物流中心,(先有訂單,有通路和餐飲業者,中衛體系方式透過大面積契作,維持農產品一定品質和價格。)爭取國家級現代蔬果物流園區,(讓西螺果菜批發市場的功能和設施現代化,扮演台灣菜籃子的主要功能。)麥寮國際商港,全國最深的深水港,水深24米,可供26萬噸級油輪,貿易轉運、工業製造、農產行銷、觀光遊憩)箔子寮水產精品加值園區20公頃口湖台灣鯛智能養殖示範區,北港微型產業園區…等

在地方創生企業投資部分,雲林縣領跑全國成立「地方創生專案辦公室」,2019年爭取地方創生提案,「口湖台灣鯛」、「古坑咖啡」、「土庫國際學旅」三計畫案,獲中央補助計4億餘元,全國排名第一,其中台灣鯛投資1億9,國發基金對半加碼投資1億9。土庫國際學旅投資2億3,國發基金對半加碼投資2億3。台灣咖啡TGC投資案也達1億。此外,福智集團在古坑麻園村建置國際心靈養生村第1期投資2億,陸續加碼到7億,1,200新移民進駐…等,爭取更多的企業在地投資。

全面提升雲林縣觀光產業,縣府正式將「文化處」改制為「文化觀光處」,提高觀光的戰略。在觀光設施及交通層面,推動雲林東部的雲東風景區爭取國家級草嶺地質公園、湖山水庫人文生態暨遺址教育館、環教館、國家級布袋戲傳習中心、雲林縣立圖書總館、籌備雲林縣立美術館,進一步提升我們的文化水準和觀光資源。雲林西部,雲西風景區,亞洲國際風箏衝浪基地、台61幸福公路景觀計畫(在台西安西府景點打造國道等級的西濱休息站區)、三條崙觀光活化升級、爭取設立國家級宗教博物館,同時,我們還有觀光糖鐵的啟動,虎尾糖廠觀光工廠化,沿著新糖鐵串起鄧麗君觀光文化軸帶。

教育是百年大計,縣府致力推動多元教育社福方針,從營養午養拉高到全國平均值以上(今年編列3千多萬元),運動專職教練、資訊老師得引入,雙語學校及科技實驗學校的設置等,都是各類人才的養成規劃。醫療社福則是最貼心的工程,台大醫院虎尾分院轉型為醫學中心、麥寮長庚醫療優化及護理之家、雲林綜合社會福利館,也是服務鄉親的重要設施。此外,保障民眾安心居住的權利是縣府義務,濁水溪揚塵治本計畫及打造國家級災害應變中心,都是我們願景工程持續進行的工作。

縣府擘劃雲林縣六大行政區各區願景,張麗善親向鄉親報告

一、大斗六地區願景:首都生活圈‧服務再躍升1.斗六市區鐵路立體化2.斗六轉運站3.爭取雲林縣立圖書總館4.斗六社會住宅5.地方創生-移居林內‧青年創生6.斗六市多功能老人社會福利大樓新建7.湖山水庫環境教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