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藝術記錄植物園蕨類軌跡 – 焦點時報

用藝術記錄植物園蕨類軌跡

科博館推押花特展「借花獻母」

【記者高秋敏/台中報導】

科博館迎母親節展押花特展,即日起至108年6月9日(日)在科博館人類文化廳入口處推出押花特展《美的軌跡給母親》,免費參觀。5月12日(日)、19日(日)上午9:00及下午2:00還有各一場次押花DIY教學及作品解說活動。另外響應518博物館日,科博館一般展示場當天免費參觀,歡迎踴躍前來探索自然科學!

臺中市Shelley押花教室盧秀麗老師與作品合影。(記者高秋敏翻攝)
臺中市Shelley押花教室盧秀麗老師與作品合影。(記者高秋敏翻攝)

展覽採用蕨類當作創作主要素材,盧秀麗老師說蕨類像在說著地球4億年來的歷史,許多沒人參與過的傳奇老故事。作品《小蝸牛與蕨園》用了10種蕨類,盧老師說鍋牛與蕨類螺旋狀的感覺很相似,引發她創作的靈感,將兩種生物結合,未來作品也會出現大量蝸牛。臺灣是賞蕨最佳樂園,這次展覽部分作品採鐵氰酸鹽印相法(又稱藍曬法)-用古典的接觸式轉印技巧,記錄數年來植物園栽培管理的蕨,用鹽穩定的化學性質,控制且可持久保存,屬於蕨的個別剪影藝術。

母親節押花作品。(記者高秋敏翻攝)母親節押花作品。(記者高秋敏翻攝)
母親節押花作品。(記者高秋敏翻攝)

科博館副館長羅偉哲表示,植物園的植物主要為科博館教育推廣與觀賞用,花藝老師透過辨識植物園蕨類,與科博館長期合作納入創作素材,讓大家有更不一樣欣賞植物的方式。「押花」藝術在一般日常生活中應用相當廣泛,經常製作成精巧的作品,本次展覽則直接利用植物當作「繪畫」的材料,以數幅跟美術相關押花畫作,例如粉彩,酒精顏料等,搭配花材呈現特殊風格的情境。

科博館生物學組嚴新富博士介紹展示蕨類特色。(記者高秋敏翻攝)
科博館生物學組嚴新富博士介紹展示蕨類特色。(記者高秋敏翻攝)

科博館生物學組科長嚴新富說:展品的材料,除了押花的花材外,同時運用本館植物園展示的藍地柏、斑化野雞尾、刺柄碗蕨、南洋山蘇花及瓦氏鳳尾蕨等近40種蕨類植物。在眾多蕨類材料中,有很多與生活有關的種類,如南洋山蘇花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食材,其實它在臺灣只分布在東部及恒春地區,但現在已成為大量栽種的原生蔬菜種類;而瓦氏鳳尾蕨則是阿美族最喜歡的野菜之一,刺柄碗蕨是臺東海岸阿美的食材。箭葉鳳尾蕨則是臺灣重要的青草茶原料鳳尾草;而闊葉骨碎補也是臺灣民間用在筋骨上的藥材。

母親節押花作品。(記者高秋敏翻攝)
母親節押花作品。(記者高秋敏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