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里長帶頭不種再生稻 轉作甘藷逐年擴增 – 焦點時報

竹南里長帶頭不種再生稻 轉作甘藷逐年擴增

【記者陳笠洋/苗栗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苗栗縣政府輔導竹南鎮農會於二期作再生稻田區轉作甘藷,竹南為沿海鄉鎮,部分地區耕作習慣留再生稻,加上農友耕作習慣留再生稻,通常稻穀青粒過多,品質不但不好,公糧亦不收購,農友收益相對減少,故連續3年輔導農友於二期作轉作甘藷,對於提昇國內雜糧自給率,及農友收益均有助益,訂於12月20日(星期四)上午10點假竹南鎮大厝里13鄰獅山83-30號旁示範田(竹南頭份水資源收回中心)舉辦「甘藷栽培管理採收示範觀摩會」,歡迎各地有興趣農友蒞臨觀摩。

甘藷示範田。(記者陳笠洋翻攝)
甘藷示範田。(記者陳笠洋翻攝)

公糧不收再生稻稻穀 農友收益明顯提高

農糧署北區分署表示,因再生稻青粒比率過高,且公糧稻穀不收購再生稻已行之多年,學童營養午餐食米均由公糧稻穀提供,不應讓學童吃不好的米,加上沿海區域二期作東北季風強盛,生育環境欠佳,不適宜稻作生產,故輔導竹南鎮農會與慶全地瓜生產合作社合作,在二期作原稻作區轉作甘藷,不僅農友收益明顯高於再生稻,亦可供應國內甘藷產業之需求。本次示範田甘藷品種為臺農57號,由當地大厝里里長卓連春帶頭示範,塊根表皮棕黃色,肉色橙黃,食味佳,香甜細緻,口感綿密,適合烤甘藷、炸薯條、製餡及製澱粉用等,用途多元,且市場接受度高,便利超商烤番藷即為本次示範品種。

甘藷示範田。(記者陳笠洋翻攝)
甘藷示範田。(記者陳笠洋翻攝)

輔導提升甘藷耕作機械化程度 舒緩人力缺工

農糧署北區分署長蘇宗振強調,媒合慶全地瓜生產合作社與竹南地區農友契作生產,由該合作社提供無毒健康種苗,產量明顯優於農友自行留苗,農友對於產量及收益極具信心,該合作社對於契作之農地均導入農產品產銷履歷驗證,食安有保障,另北區分署積極協助提升甘藷耕作機械化程度,補助農友購置甘藷採收省工採收機械,並鼓勵農友加入政府輔導之機耕協會,不僅對於農友所購買之機械可充分利用外,亦可舒緩部分人力缺工狀況,重振甘藷產業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