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偏鄉孩童教育不遺餘力! 中華大學學生連續7年獲教育部獎項肯定 – 焦點時報

協助偏鄉孩童教育不遺餘力! 中華大學學生連續7年獲教育部獎項肯定


▲中華大學連續7年都有學生獲得教育部「傑出大學伴」或「傑出帶班老師」獎項的肯定。(圖/中華大學提供)

【焦點時報/記者羅蔚舟報導】中華大學協助偏鄉中小學孩童教育不遺餘力,自2008年開始執行教育部的「數位學伴計畫」,至今已14年不間斷,特別一提的係,中華大學從2016年開始,更是連續7年都有學生獲得教育部「傑出大學伴」或「傑出帶班老師」獎項的肯定,累計至今已有10名學生獲獎,顯現學校品格教育和學生關懷愛心和良善付出的努力成果令人讚佩。


▲數位學伴計畫營運中心主任呂慈涵(左)頒發感謝狀給侯玉松(中),中華大學副校長游坤明(右)陪同出席。(圖/中華大學提供)

中華大學數位學伴計畫主持人侯玉松表示,該計畫主要目的是為了縮減城鄉學生的數位落差,讓大學生以陪伴與教學為基礎,透過集體式一對一的遠距教學,利用偏鄉中小學孩童放學後的課後時間,每學期安排10周課程,每周上課2次,每次90分鐘,課程內容有70%是國、英、數等基本學科,30%則是多元才藝課程。

侯玉松指出,目前中華大學共協助包括新北市雙溪高中附設國中、新北市貢寮國小、新竹縣尖石鄉石磊國小、彰化縣溪州鄉僑義國小等四所中小學共54名學生進行課後輔導,「大學伴」報名後會依照「小學伴」的學習需求進行配對,學期中也會安排大、小學伴相見歡的實體活動,大學伴每次課後都須填寫教學日誌,並觀察小學伴的實際上課狀況來調整上課內容。

侯玉松以今年獲得教育部「傑出大學伴」第2名獎項肯定的景觀系大二生甘昱楷為例,和他配對成功的小學伴之前已換過3名大學伴,甘昱楷在得知小學伴對手作課程有興趣後,因材施教適時調整課程難易程度,讓小學伴在學習過程中取得成就感並不斷有作品產出,雙方也因此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甘昱楷因而獲得教育部的讚賞與肯定。

另一位也在今年獲得「傑出大學伴」獎項的企管系碩士生呂侒霓,利用在學的最後一年積極參與數位學伴計畫,和她配對的小學伴原本被學習端校方安排上的是數學課,但小學伴卻無心上課,雙方在經過坦誠溝通後,呂侒霓得知小學伴對手捲鋼琴有濃厚興趣,原本也不會彈鋼琴的她,只好硬著頭皮上網自學鋼琴,現學現賣,小學伴感受到她的用心並深受感動,呂侒霓也因此獲獎。

還有一位讓侯玉松印象深刻的大學伴,則是去年獲獎的資工系大四生王俐璇,她原本上的是英文課,在得知小學伴喜歡唱英文歌曲後,就改變上課方式,每節課都帶著小學伴一起唱英文歌,並從中教小學伴學習英文單字和文法,讓無意間發現的學習端帶班老師相當驚豔,認為王俐璇靠著熱誠,投入的甚至比學習端老師還多。

談起為何會接下數位學伴計畫?侯玉松笑說,完全是陰錯陽差。他表示,當初原本是生物資訊系的老師張慧玫要接該計畫案,但教育訓練時張因臨時有事才找侯幫忙,沒想到侯因此就變成計畫主持人,而且一接就是14年。侯玉松苦笑,「現在大家只記得我是數位學伴計畫的主持人,都沒人記得我在學校教的是什麼專業科目了。」

侯玉松表示,剛接計畫的頭幾年因資源少很辛苦,雖然剛開始只有協助2間中小學約25名學童進行課後輔導,但他每周光是要審閱並回覆大學伴的教學日誌就有50篇,每學期更多達500篇,讓他常看得頭昏眼花,很是累人,每當感覺心力交瘁的時候,負責該計畫的教育部營運中心主任呂慈涵就會適時鼓勵他,並傳一些偏鄉孩童悲慘遭遇的新聞連結,激勵侯玉松堅持下去。

14年來走過許多偏鄉部落的侯玉松,親眼見證偏鄉教育的困境,身為高教端老師卻因數位學伴計畫,意外和中小學師生有了連結,雖讓他始料未及,但也因此發現中華大學學生良善、努力和有愛心的一面,這是支持他一路走下去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