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鮮花音樂為祭 清大梅貽琦校長逝世60周年師生緬懷一代斯文


▲清華大學今紀念梅貽琦校長逝世60周年,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帶領師生向梅貽琦校長鞠躬致意。(圖/清華大學提供)

【焦點時報/記者羅蔚舟報導】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兩岸清華大學永遠的校長—梅貽琦校長於60年前的今天辭世。緬懷清華人心中最尊敬的梅校長,清華大學師生今(5/19)日齊聚梅校長埋骨所在的梅園,以鮮花音樂為祭,憶述他在台建校的艱辛歷程,也重溫一代君子的風骨與節操。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指出,梅貽琦校長在清華任教47年,其間有30年擔任校長,「他42歲就肩負起校長重責,有人說我年輕,但我覺得梅校長更年輕、更厲害。」


▲清華大學音樂系陳亭屹等6位主修聲樂學生獻唱。(圖/清華大學提供)

高為元校長指出,梅貽琦從西南聯大到新竹清華,一直以清華為家,今天梅校長依然無所不在,包含新生第一個儀式是祭梅、梅竹賽前夕也是祭梅,畢業生最高榮譽仍是梅貽琦獎章,「他是清華人心中永遠的校長。」

高為元校長說,梅校長曾在日記提到「以兼容並包之態度,克盡學術自由之使命」,可見他堅持民主辦學、學術自由的精神;60年後的清華也堅持學術自由、自治自理、包容公平多元的核心價值,讓清華在未來持續茁壯。

清華大學前校長陳力俊表示,孔子的學生顏淵曾歎老師的教導「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梅校長的教導在清華也是無所不在。包括在新竹建校、建立國內第一座原子爐、以清華基金為學生聘請最好的老師等,都是梅校長嘉惠清華的重要功績。

清華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蔡進步表示,梅貽琦校長身教重於言教,是行勝於言的最佳典範。清華校友常以自強不息為座右銘,行勝於言當作行事標準,希望清華人能將行勝於言的校風吹得更廣。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從上周起即舉辦一系列的「梅校長與清華故事」講座,邀請兩岸三地學者校友,細數梅校長與清華的情緣、對清華的貢獻及對科學教研的影響,如梅校長在清華設立國內第一座原子爐、開創核子工程研究的歷程。

月涵學校及清華校友也以行動來紀念梅貽琦校長,捐款挹助旭日獎學金,幫助校內經濟弱勢學生安心求學,並購買新竹在地小農生產的優質米來回饋捐款校友。

月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敏表示,本月22日還將與清華師生、梅貽琦基金會、月涵學校學員與校友們共同舉辦向梅校長致祭活動。李敏表示,月涵文教基金會成立於30年前,在那個大學募款機制還未臻完善的年代,基金會號召許多校友捐款支持清華校務推展,發揮了很大的功效,

清華大學學生議會會長陳泰寧表示,梅校長篳路藍縷在台建校,帶動國家社會的重要改變,延續至今。如今的學子雖無緣親炙一代教育家的風采,但梅校長的精神始終流淌在清華每位師生的血液中。

清華大學音樂系陳亭屹等6位主修聲樂學生當場獻唱 Over The Rainbow及You Raise Me Up兩首曲目,對梅校長帶領清華不斷進步的精神致敬。副校長戴念華、陳信文、林聖芬,及清華百人會會長段定夫今天也都出席了祭梅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