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聚落留足跡 戲說客庄共下食粄趣 

〔記者陳允得/嘉義縣報導〕中埔鄉公所於11/20結合仁天宮與社區的力量,舉辦「戲說客庄、共下食粄趣」,今年特地選在「田寮仔」聚落辦理,義仁村田寮仔聚落則是由苗栗下來找工作進而定居才形成的聚落,早期在地的地主喜歡在田邊搭草寮居住,久而久之常見田邊有草寮,因此命名為田寮仔,所以田寮仔算是中埔鄉客家人聚集群居的重點客群,目前以陳、羅、范三大姓居多,聚落內保留下客家祖先蓋的菸樓、糯米橋、特殊的客家信仰,顯見過去的菸草產業在中埔發達之情景,客家祖先在這個田寮仔聚落留下的足跡。

中埔公所已第四次向客家委員會申請辦理戲劇相關的客家活動,105年在金蘭村邀請「文和傳奇戲劇團」、107年在深坑村開凰宮結合女媧娘娘祭典活動邀請「國立台灣戲曲學院」、108年在裕民村福德宮邀請「德泰戲劇團」結合客家美食DIY活動,共三個場次的表演都非常的精采,鄉民反應熱烈,今年再次邀請「德泰戲劇團」於義仁村舉辦做為晚上壓軸表演,鄉長表示今年活動相當豐富,有多年配合客家委員會巡迴表演之「北埔八音團」、客家甜點牛汶水DIY,漉湯粢(牛汶水),中埔裕民村聚落的作法與桃、竹、苗相同,是加糖水和堅果類和芝麻,花生,是濕的。

田寮仔是不一樣是做乾的,粢粑加花生粉和砂糖,漉湯粢,又叫碰粢,南部的客庄有人也稱為算盤子,在地方上的河洛人都笑稱不甘願粿,因為作法太繁複媳婦就心中埋怨而做的不甘願,此外,還有「客語及童玩闖關」、在地小農攤位,邀請頂六國小客家開口獅為晚上的活動展開序幕。

 

中埔鄉長李碧菁表示,公所長期致力於推動客家文化,推動歷程中,發現讓鄉親喜愛客家文化與語言,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戲劇演出,藉由戲劇表演,吸引觀眾目光、引發群眾興趣是活動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