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亢進該怎麼吃?營養師告訴你 – 焦點時報

甲狀腺亢進該怎麼吃?營養師告訴你

【記者張光雄/南投報導】

甲狀腺亢進是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可能會出現脖子腫大、心悸、體重減輕、手抖、眼球突出等症狀,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不自覺,或是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許多民眾都知道甲狀腺問題與碘息息相關,營養師表示甲狀腺疾病有不同的種類,碘的攝取原則也不相同。此次營養師針對甲狀腺亢進患者介紹適合的飲食原則。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建議須減少高含碘食物的攝取。碘是一種微量元素,非放射性的碘散佈在自然界中,碘也會被生長在土壤的植物吸收。所以我們攝取蔬菜,水果時可以得到微量的碘,其中最佳來源就是海帶、海菜等食材。因此甲狀腺亢進患者應盡量少吃海藻、海帶類食物。

蔡玉思營養師表示,十字花科食物也含碘,但跟海藻海帶類相比,十字花科食物的含碘量相對較低。所謂的十字花科蔬菜是因為它的花瓣式四片對開,如同十字而得名。包括花椰菜、高麗菜、大白菜、青江菜、油菜、芥菜、大頭菜、蘿蔔等皆是常會攝取的蔬菜類,若不大量攝取即可,甲狀腺亢進患者不必特別禁食十字花科蔬菜。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之飲食原則:

一、避免高碘食物

如海藻類(海帶、海苔、紫菜等)、海產類(海魚、貝、蝦、蟹等)。

二、少油烹調

少煎、炸,多用蒸、烤、烘、煮的烹調方式。

三、勿吃加工製品

避免香腸、臘肉、罐頭、煙燻製品…等。

四、避免刺激性食物、調味料、飲料避免刺激性食物:特別是咖啡因

濃度高的,像是濃茶、咖啡…等,避免手抖、心悸的症狀惡化。

五、禁止抽菸、喝酒。

院方也提醒民眾,正確的飲食可以減緩不適症狀,但無法預防或治療甲狀腺亢進,如果有甲狀腺亢進的疾病,仍要就醫接受專業醫師診療,定期返診追蹤,才能真正改善甲狀腺亢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