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不再是攝護腺癌根治手術的代名詞
中榮泌尿外科獲國外期刊及SNQ肯定
【記者林志強/台中報導】
黃先生66歲,於105年12月底因小便不順至醫院檢查檢查,PSA高達6.31,切片診斷為攝護腺癌,於106/02/24進行達文西機器手臂攝護腺根治手術,病理報告結果為第2期,術後尿管拔除後皆無漏尿,術後至今年2月也將屆滿3年,無其他不適症狀,目前疾病控制穩定,PSA持續追蹤平順(0.003~0.008)。
51歲的王先生於去年健康檢查發現PSA高至29.5,至它院進行切片檢查發現為攝護腺癌,經朋友轉介予裘主任接受手術治療,於去年3/28進行達文西機器手臂攝護腺根治手術,術後第一次返診拔除尿管後尿布只有使用一天即改用護墊,約一星期就無漏尿情形,目前配合荷爾蒙治療中, PSA降至0.01,疾病趨於越穩定。
隨著民眾飲食習慣漸趨西式化,以及國人平均壽命延長,攝護腺癌已經在這兩年,悄悄爬上臺灣男性癌病發生率第四名了,最近臺中榮總,更發現一位31歲男性罹患攝護腺癌。這個男性健康常見的敵人,已經成為衛生醫療單位必須十分重視的疾患。
如同大多數癌病一樣,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攝護腺根治手術切除,是唯一可以治癒疾病的方法。但如俗諺所云,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攝護腺根治手術後的併發症,是讓病患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令人聞之色變的併發症,就是術後尿失禁。
儲存尿液是膀胱的基本功能之一,讓我們日常生活免於漏尿之苦,而膀胱排尿的控制,需仰賴膀胱頸及攝護腺遠端的內、外括約肌收縮而達成。然而,因為攝護腺的解剖位置,恰恰位於這兩個結構之間,攝護腺根治手術後,因為無法避免的括約肌受損,就會產生尿失禁的併發症,讓病患必須與尿布為伍。
近年許多國內外學者專家,針對此項手術的研究,已著實減少術後長期尿失禁的風險,但是短期尿失禁的機率尚高,持續造成病患的困擾。根據文獻報告,超過九成的病患,在術後一年,都可以擺脫尿布的困擾,但是在術後一個月,都還有七成病例必須每日與尿布為伍。
臺中榮總泌尿外科,自2015年開始發展機器人輔助,膀胱前空間保存,經後方進行攝護腺根治手術,與傳統手術結果比較,有八成的病友,在術後一個月內,就可以不需再使用尿布,甚至有65%的病友在尿管拔除一週內,就不再仰賴尿布的幫助。這項明顯幫助病患提高生活品質的技術,已經在去年獲得國際重要醫學期刊的認同及刊登,更在今年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獎肯定的殊榮。
臺中榮總泌尿外科從2005年開始致力推廣機器人手術,至今累積的病例數,仍居全國領先的地位,過去更是獲獎無數,備受推崇。近年本科推廣發展膀胱前空間保存的攝護腺癌根治手術,以及器官保存的癌症切除手術,是在癌症治療之外,更體察病友實際生活品質提昇的進階性手術技巧,至今已幫助超過三百位病友早日從癌症破壞手術後,重新拾回往日正常生理機能。今後,臺中榮總泌尿外科,亦當繼續努力,減少癌症病友身體及心理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