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高雄地方經濟 創生幸福農村「雄」蓋讚
圖文:貴賓與得獎者合營。(記者陳宥森/翻攝)
(記者陳宥森/高雄報導)地方創生,以現有鄉鎮區為中心,強調由下而上共同參與制度,營造農村整體創生活化,並強調農村產業、自然生態與生活環境共同規劃及建設,注重農村文化保存與維護農村景觀綠美化。
高雄市政府與水土保持局在農村再生目標下共同努力,輔導高雄市農村社區發展出新的樣貌,提升高雄農業的競爭力,跳脫傳統的思維,將新的方法導入傳統農業,以在地的文化、生態、產業…等要素與農業結合,創造新一代六級產業。結合由社區居民帶領遊客深入地方享受採果、風味餐、農事體驗…等活動,一改過去走馬看花的參訪形式,藉由推展農村體驗,讓農村居民更加團結,並逐步建立地方的新興產業,創造龐大的經濟效益。 圖文:活動大合照。(記者陳宥森/翻攝)
而在推動的過程中,不僅政府投入能量與資源進行輔導協助,民間企業與大專院校也紛紛響應,走入社區共同學習成長。為了感謝及鼓勵更多的公私部門團體投入,並且推廣高雄農村豐饒的農特產,水土保持局臺南分局與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攜手於高雄大遠百前廣場辦理農村再生發表會,並舉辦城鄉交流暨農特產品展售活動,同時也邀請投入農村的協力企業及大專院校共同見證農村的成長。圖文:農村再生成果展攤巡禮。(記者陳宥森/翻攝)
水土保持局副局長林長立表示,水土保持局近年戮力積極整合中央與地方政府資源,擴大農村組織及農民團體共同參與,提出「產業跨域及區域亮點計畫」,透過與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合作,以農村社區農村再生計畫為基礎,打造地方發展的特色據點;再以產業跨域及區域亮點軸線計畫,將各特色據點串聯,擴大參與,營造出多元的活動、文化、產業、生態以及深度蘊含的發展軸線;結合高雄市整體的觀光、產業、文化…等城市行銷,帶動整個大高雄地區的發展。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局長吳芳銘表示,高雄市政府努力深耕農村並配合農村地區在地需求,建立具特色的發展願景,亦配合相關經濟及產業發展措施,培育在地社區自發性營造農村自主,鼓勵青年個人或團體與農村社區組織共同合作,透過在地資源連結環境、產業、文化、社區營造與社群網絡行銷,提出創新研究計畫,促使更多年輕人願意回到農村、協助農村推動在地產業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