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部8K環境紀錄片《水起.台灣》
(記者黃秀卿/台中報導) 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出資籌製全台首部8K超高畫質環境紀錄片《水起.台灣》,在台灣時間3月31日下午3點登上日本NHK BS 8K衛星頻道對全球播映。透過科博館立體劇場近700吋的巨幅銀幕及世界最高亮度36,000流明的台達8K投影機,與日本同步全球首映,讓民眾實境感受8K影像的震撼,看到因氣候變遷所造成的降雨極端化、海水溫度上升以及超抽地下水等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衝擊,呼籲大眾重視全球暖化與水資源。4月2日起至4月7日止《水起.台灣》於科博館立體劇場播映,每日僅播放一場次,請上科博館官網預約索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在31日首映會上致詞表示,科博館把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最美好的事物呈現給民眾,是科博館一貫的宗旨。此外,更強調科學教育,而珍惜水資源是環境教育的一環,民眾必須明白水資源的重要,也必須深刻了解未來水會變貴且變少。台達集團創辦人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也表示,地球上只有十萬分之七的水(0.007%)可以被人類所利用,但根據聯合國近日發表的《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近四十年來水資源使用量不但平均年增1%,全球已有二十億人居住在嚴重缺水的國家。他憂心地表示,台灣年降雨量看似雖多,卻愈來愈不平均,且伴隨著地球暖化的程度日趨惡化,極端氣候對台灣水資源分佈所造成的衝擊也愈來愈大,希望透過台達領先的8K投影技術,擴散《水起.台灣》紀錄片的影響力,讓更多人透過8K環境紀錄片感受地球的危機。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郭珊珊表示,非常感謝日本NHK Enterprises拍攝團隊,為了忠實呈現台灣水景的多種面貌,特別以四季作為觀察點,順著黑潮的流向,南從墾丁北至北海道一路勘景,最後再選出適合的拍攝點,從勘景到拍攝完成共耗時1年9個月。NHK Enterprises團隊與台達同仁總共投入超過50位人力,使用器材包括8K攝影機、高速攝影機、8K空拍機與水底攝影機等,讓大眾得以看到包括宜蘭棲蘭山逐漸消失的地衣苔蘚、台中七家灣溪櫻花鉤吻鮭的生態復育以及屏東墾丁珊瑚白化等現象,以8K細緻影像傳達在地球暖化及人為活動下,水及相關環境所受到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