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鴻的「草屯鎮政123」
【記者張光雄/南投報導】
新世代的草屯,需要新世代的思維。草屯舊名「草鞋墩」,而「草屯」這個地名,在1920年代開始出現,至今已傳承近百年。為了草屯的下一個百年,永鴻在此提出「草屯鎮政123」,一個原則、兩個方向、三個作法的政策擘劃。
一個原則:草屯鎮升格為草屯市
兩個方向:1、農業新經濟 2、觀光新經濟
三個作法:1、雙冬平林九九峰地區納入參山風景區管理處範圍內 2、工藝造鎮,帶領草屯發展火車頭
3、規劃各鄉鎮農特展品銷售中心
草屯鎮目前人口九萬八千人,距離升格為草屯市,還差兩千人。永鴻所提出的願景,就是興旺草屯,創造就業,讓草屯人口回流、青年返鄉,讓外地人有移居草屯的動力。我們政策擘劃的一個原則,就是讓草屯人口自然增長,突破十萬大關,由草屯鎮升格為草屯市。
要實踐升格草屯市的大原則,我們提出兩個具體方向:草屯要發展農業與觀光,我們要興盛低碳排、零污染的永續產業,一方面帶動就業、發達庶民經濟,另一方面仍能維持環境友善、環境永續。我們不以大資本、掠奪環境的工業開發主義為先,我們倡導的,是人與環境的共存共榮,以我們草屯悠久而多元的農業文化,以及豐富的人文與自然景觀為本,實現「加值」與「創價」。振興農業新經濟、發展觀光新經濟,是我們政策擘劃的兩個具體方向。
在此二方向之下,我們提出三個實際作法:
第一:雙冬平林九九峰地區納入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範圍內。九九峰地區有豐
富的自然美景資源,還有許多既有的園區與設施,可以串連成圈,未來我
們要推動九九峰地區納入國家風景區,有中央的資源挹注,則有更大的彈
性與經費,促進九九峰地區的觀光產業規模。
第二:工藝造鎮,帶領草屯發展火車頭。工藝文化園區一直是我們草屯的好鄰居,
未來草屯要與這個好鄰居更進一步的配合、結合,推廣草屯固有的工藝文
化。
第三:規劃各鄉鎮農特展品銷售中心。草屯一直以來都是整個南投縣的對外門
戶,是南投通往台中、彰化的咽喉,未來,我們要強化草屯的地理交通位
置,讓草屯成為南投縣農特產品的轉運集散地,我們要活化現有場地,打
造南投農特產品銷售中心,讓各鄉鎮的農產品、農產加工品集中到草屯,
再從草屯行銷全國。
我們相信,合理而有效的政策規劃、兼顧發展與環境永續的產業佈局,是繁榮社區、提升生活品質的不二法門,永鴻生在草屯、長在草屯,在地耕耘二十年,最能了解草屯的需要;承蒙故鄉的栽培,永鴻得以拿到碩士學位,再踏入政壇,永鴻所思所念,就是將所學所長回饋鄉里,造福故鄉。迎接草屯的下一個百年,永鴻胸中已有清晰的藍圖,懇請各位繼續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