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府加速綠能政策 能源治理委員會將提升層級 – 焦點時報

中市府加速綠能政策 能源治理委員會將提升層級

【特派員孫崇文/台中報導】

針對國民黨市議員顏莉敏關心台中市的能源政策評比,台中市政府表示,包含風力發電、太陽能、綠能交通等綠能持續推動中,並逐漸展現成果。全國首創外埔綠能生態園區也將於10月底試運轉,讓垃圾變黃金。對於評比,市府會持續檢討,市府「能源治理委員會」召集人也將由副秘書長層級拉高至副市長,進一步強化綠能政策推動能量。

有關顏議員質疑生煤自制條例效力問題,環保局重申,台中市議會制定生煤自治條例,送請行政院是「備查」,並非「核定」。依地方制度法規定,備查是指下級政府或機關間就其得全權處理之業務,依法完成法定效力後,陳報上級政府或主管機關「知悉」。由於生煤管制自治條例未訂罰則,因此只要送請備查,無須中央主管機關核定,而由市議會通過即行生效。

此外,行政院對市府送請備查函的回復是「再加研議」,並未宣告無效,因此,生煤自治條例仍然繼續有效。

市府指出,在綠能交通部分,市府先從電動公車做起,目前已有85輛上路,在各縣市中居於領先地位;「自行車369」計畫也已達標,iBke在台中不止是休閒,更是許多通勤族的交通工具。加上補助汰換二行程機車也鼓勵改買電動機車,綠能交通工具在台中已愈來愈普及。同時,市府也廣設太陽候車亭,現階段以偏遠地區為優先,目前已完成210座,每年可節省30萬度用電,減少碳排160萬公噸,效能全國最大。

此外,市府也全力發展低碳再生能源政策,風力發電部分,目前已在大安區、大甲區及清水區路域地區設置達71座風力發電機,每年發電量可達345百萬度 ,相當於可供應10萬戶家庭用電,未來也將於台中港區發展離岸風電。因台中港水深及腹地足夠,將可成為中彰苗雲離岸風機重件組裝及維修基地,台電已於106年7月21日與台灣港務公司簽約承租,作為風電組裝碼頭,並將設立產業專區。

太陽能發電部分,目前已有155棟公有廳舍屋頂設置太陽能發電,包含機關、學校市場水資源中心等,截至今年5月底,每年發電量可達2,937萬度,可供應約8,159 戶一年家庭用電,每年約可減少1.53萬公噸以上的碳排量。

另外,市府也依照「台中市發展低碳城市自治條例」規定,針對用電大戶分三階段公告,自公告日起3年內需完成裝設契約容量10%以上的太陽光電、風力發電或其他綠能、節能措施,目前合計有448家用電大戶需配合實施,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截至107年7月底止,已設置完竣並報備市府共有13案,實際裝置容量約25.8MW。

環保局在外埔打造全台首座同時擁有「廚餘厭氧發電」及「稻稈氣化發電」雙核心技術的綠能生態園區,已進入完工倒數階段,未來園區每年發電量約3377萬度,約可提供9670家戶一年的用電量,並解決焚化爐負荷及稻草燃燒空汙問題。

 

為加速綠能發展,市府將成立「能源治理委員會」,原為副秘書長擔任召集人,將評估拉高至副市長層級,全力達成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