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試所舉辦環境教育講座
【記者吳旻高/金門報導】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為推動環境教育及對於地區有意從事環境教育工作人員相關增能教育,辦理「金門海洋環境教育基礎數據與教材之在地培力計劃-環境教育講座」。將於09月23日下午13時30分至17時30分於金門縣水產試驗所1樓簡報室辦理,環境教育認證人員及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
本次活動共分成二個部分,第一部分由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王慧瑜副教授,講述「捕撈與氣候變遷-海洋漁業的現況」海洋魚類提供食物、收入、休閒遊憩等功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海洋魚類的變動取決於二主要因素: 捕撈與氣候變遷。本演講的目標為介紹這二個主要因素,以期了解海洋漁業的現況與問題。捕撈會造成魚類體長縮小、成熟提早、族群變動。此外,捕撈行為會產生漁工管理安全或永續認證的相關問題。氣候變遷(例如溫度變化)亦能改變魚群成長率和成熟年紀,進而影響族群動態。根據太平洋海域43魚種的資料,我們發現溫度上升造成同物種內體長縮小、成熟提早、死亡率提高。另外,我們研究台灣海域的白帶魚以及潮間帶的珊瑚礁魚類,發現暖化可能對這些物種產生負面影響。第二部分由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陳貞年博士,講述「魚類標本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魚類的種類數目已逾目前已知脊椎動物種類數目一半以上,且其數量更以每年200-300個新種的速度持續增加中,在生物多樣性上,魚類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魚類棲息地更是遍佈全球各種水域,例如極地海洋(南極冰魚)、深海(鮟鱇魚)等。當然,我們人類的生活和經濟活動更是和“魚“息息相關。此演講將會介紹魚類多樣性在全球以及在台灣的情形,並講述如何透過網路的資料庫來了解全球的生物(魚類)多樣性,並且也會介紹魚類標本的類別,標本採集,及其製作方式。
會後帶領與會民眾一同討論與環境教育有關議題及心得分享此講座邀請邀請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王慧瑜副教授,專長領域為魚類生活史、演化與族群生態學、漁業生物學;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陳貞年博士,專長領域為研究興趣包括魚類分子演化、魚類分類及深海探勘。
本次活動不收取費用,報名時間為即日起至107年09月21日,有需要環境教育終身學習時數者,請逕洽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報名:https://elearn.epa.gov.tw/Default.aspx首頁/課程資訊/依地區/福建省金門縣,選取「金門海洋環境教育基礎數據與教材之在地培力計劃-環境教育講座」;或於每日上班時間(08:00-12:00,13:30-17:30)電話報名082-326408,名額有限,報名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