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髓液滲漏! 用自己的血液來修補!
「脊柱硬膜外血液貼片」治療「自發性顱內低壓」
【記者陳信宏/台中報導】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學影像部沈昭諭醫師表示,使用電腦斷層指引施行「脊柱硬膜外血液貼片」治療自發性顱內低壓,可幫助尋找合適的注射位置,避免傷到進針附近的神經血管,也可明確知道血液貼片覆蓋的範圍及有無造成脊髓神經壓迫,增加治療的成功機會及減少治療併發症。
![腦脊髓液滲漏! 用自己的血液來修補。(記者陳信宏翻攝)](http://focus.586.com.tw/wp-content/uploads/2018/08/腦脊髓液滲漏-用自己的血液來修補。記者陳信宏翻攝1.jpg)
案例分享:
一名58歲張姓家庭主婦因突發性頭痛,於久站時頭痛加劇,躺下則較緩解,並伴隨耳鳴、噁心及頸部僵硬,到過很多醫療院所求診,無法獲得改善,因症狀加劇,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求診。經詳細的理學檢查、病史尋問,診斷為自發性顱內低壓。進一步磁振造影檢查,發現有廣泛性硬腦膜對比劑顯影增強、腦室變小、靜脈系統擴張與腦下垂體變大等典型影像表現,並發現腦脊髓液滲漏處在高位頸椎後緣。患者住院後,先接受臥床休息、點滴補充水分及口服止痛藥等保守性治療。因病情沒有改善,安排至醫學影像部接受電腦斷層指引「脊柱硬膜外血液貼片」治療,將破損滲漏的脊椎硬膜填補,症狀獲得緩解後,病患
![腦脊髓液滲漏! 用自己的血液來修補。(記者陳信宏翻攝)](http://focus.586.com.tw/wp-content/uploads/2018/08/腦脊髓液滲漏-用自己的血液來修補。記者陳信宏翻攝0.jpg)
順利出院。治療後兩個月的門診追蹤及磁振造影檢查發現臨床及影像表現皆恢復正常。